
概述
首先從廠外污水泵站提升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,經過粗格柵,去除污水中較大的垃圾、漂浮物;通過5臺100KW和3臺54KW的污水泵將污水提升到細格柵,將較小的漂浮物去除;在沉砂池攪拌、除砂;然后進入生化池進行厭氧、耗氧處理,經沉淀池泥水分離,上層澄清液作為凈化后的清潔排放水;沉淀下來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生化池再生利用,一部分作為剩余污泥回流泵到污泥濃縮池,進一步濃縮,通過污泥處理系統,把泥漿態的污泥脫水,壓濾,形成干污泥(工藝流程簡圖)。
污水處理中的PLC設計綜述
實用性:PLC系統其目的在于滿足污水廠生產控制和管理要求,在保證先進的條件下,設備和系統應符合實際要求。
可靠性:污水處理廠的生產過程要求PLC控制系統具有連續可靠性。
經濟性:PLC系統的技術含量高,設備復雜,因此在設計時應進行技術經濟比較。
先進性:網絡技術、信息技術、PLC控制技術發展迅速。
根據某污水處理廠的設計規模和BAF生物濾池工藝的特點,本著技術先進,性價比高,適用可靠的原則進行設計。依據集中監測為主,分散控制為輔的基本原則,設計采用以PLC(可編程控制器)為基礎的監測控制數據采集系統(SCADA),在中央控制室利用PC(工業級PC)對廠內各工況進行實時監控,并有信號報警和聯鎖等設施以保證生產正常運行,生產的工藝過程PLC采用就地獨立控制。從安全生產的角度和操作人員技術掌握程度上考慮,設立三級控制層:設備就地手動、PLC子站現場監控和中控室遠程監控。在綜合樓設立中央控制室,下設1#預處理PLC子站,2#BAF生物濾池PLC子站和3#污泥處理PLC子站等共7個現場處理子站。在中央控制時可對主要設備實施開、??刂?。同時,設備運轉狀態也通過通訊總線送入上位計算機,在計算機上對全廠設備運轉情況進行監控。中央控制室還設置了因特網交換器,與廠級管理PLC層以太信息網絡技術相連接,并設置廠長辦公終端,生產管理終端,化驗室終端。

設備分布
污水處理的一次設備主要包括:進水泵,排污泵,格柵機,配電設備,傳送機,各種傳感器和各種檢測儀表等。
(1)水區分布的一次設備及其功能進水泵:主要作用是將城市生活生產所產排放的污水經過格柵過濾后提升,使其進去沉砂池。
格柵機:主要用于各個進水泵的入口處,防止較大的污物進入泵內,進而保護進水泵,保證其能正常工作。
配電設備:主要是指10KV高壓配電設備和0.4KV配電設備,用來給進水泵供電。它的穩定性對于整個污水處理廠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。
各種傳感器:主要是測量集水池水位和格柵間水位的液位傳感器,用來測量各個進水泵出口壓力的壓力傳感器,以及測量進水泵出口流量的流量傳感器等傳感設備。
(2)泥區分布的一次設備及其功能
排污泵:主要是將沉砂池中的污泥送入初沉池中,進而對污泥進行處理。
配電設備:用來給排污泵供電。
傳送機:用來將處理好的泥餅從脫水泵房運送出去。
各種傳感器:用來采集現場的模擬量。
以上所說各種設備均為系統中PLC監控對象,系統一次設備與PLC連接:其中配電設備通過傳感器與PLC進行通訊,使用PLC能檢測到配電設備各種開關量和模擬量,進而達到監控配電區的作用。